SCI写作中有哪些常犯的语言错误?
作者:毕业通查重 发表时间:2022-10-22 11:01:18 浏览次数:210
-
硕博初稿查重系统 498.00元/篇• 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适用:杂志社投稿,职称论文• 简介:硕博初稿检测(一般习惯叫做硕博预审版),论文查重检测上千万篇中文文献,超百万篇各类独家文献,超百万港澳台地区学术文献过千...开始检测
-
维普论文查重系统 4.00元/千字• 语种:中文,英文• 适用:杂志社投稿,职称论文• 简介:学位论文查重,维普论文检测系统:高校,杂志社指定系统,可检测期刊发表,大学生,硕博等论文。检测报告支持PDF、网页格式,...开始检测
-
万方论文查重系统 4.00元/千字• 语种:中文• 适用:杂志社投稿,职称论文• 简介:毕业论文查重,万方查重系统,涵盖期刊、学位论文、学术成果、学术会议论文的大型网络数据库;比肩中国知网的学术数据库。最多支...开始检测
-
PaperPass论文检测 3.00元/千字• 语种:中文• 适用:杂志社投稿,职称论文• 简介:论文查重平台,PaperPass的比对指纹数据库由超过9000万的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以及一个超过10亿数量的互联网网页...开始检测
SCI写作中有哪些常犯的语言错误?
其实语言错误是不少作者在撰写sci论文中常常出现的,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朋友们更需要多加注意语言上的错误,不要因为语言错误导致sci论文被拒稿,这会浪费自己更多的时间精力,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1、存在简单的汉英互译现象
我国科研工作者或毕业生发表sci论文,通常都是先写中文,再翻译成英文。但由于不具备英语语言基础和文化底蕴,导致翻译后的论文,在语言表达上,无法脱离汉英互译带来的痕迹,留下的是不被外国审稿人读懂的“中国式英语”,显然不符合录用见刊的标准。
2、人称使用不符合学术论文的客观性要求
符合学术论文客观性要求的人称是第三人称,尽量少用第一人称,并使用被动语态。 实际上,许多以英语为母语的研究人员在写作中经常使用"we"。一般来说,被动语态用于强调执行动作的对象。
3、行文的时态前后不一
在动词时态上,英语与汉语有区别,若作者不知道或不注意,就会造成文章前后时态不一致。在加上学术论文时态与我们正常理解的时间变化有差距,在时态表达上,更是容易出错。因而,运用正确时态来写作sci论文内容,对论文的质量是加分的。
4、避免以"It is..."开头的句子;
例1:劣质表达:“It is important to highlight the most recent works that…”
优质表达:“The most recent works that (…) are important to highlight.”
例2:劣质表达:“There is little attention given to the event.”
优质表达:“Little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event.”
5、尽量少用第一人称("I"和"we"),并使用被动语态。
多年来,科技论文中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使用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有些人认为主动语态更切题,而被动语态也有它的用途。
实际上,许多以英语为母语的研究人员在写作中经常使用"we"。关于科技论文相对其他类型的英语书面材料使用被动语态更频繁的现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一般来说,被动语态用于强调执行动作的对象。
今天小编的SCI写作中有哪些常犯的语言错误相关知识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还有疑惑或是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多留意网站的更新内容。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