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宗论是谁提出来的
作者:毕业通查重 发表时间:2022-10-11 09:23:22 浏览次数:559
-
硕博初稿查重系统 498.00元/篇• 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适用:杂志社投稿,职称论文• 简介:硕博初稿检测(一般习惯叫做硕博预审版),论文查重检测上千万篇中文文献,超百万篇各类独家文献,超百万港澳台地区学术文献过千...开始检测
-
维普论文查重系统 4.00元/千字• 语种:中文,英文• 适用:杂志社投稿,职称论文• 简介:学位论文查重,维普论文检测系统:高校,杂志社指定系统,可检测期刊发表,大学生,硕博等论文。检测报告支持PDF、网页格式,...开始检测
-
万方论文查重系统 4.00元/千字• 语种:中文• 适用:杂志社投稿,职称论文• 简介:毕业论文查重,万方查重系统,涵盖期刊、学位论文、学术成果、学术会议论文的大型网络数据库;比肩中国知网的学术数据库。最多支...开始检测
-
PaperPass论文检测 3.00元/千字• 语种:中文• 适用:杂志社投稿,职称论文• 简介:论文查重平台,PaperPass的比对指纹数据库由超过9000万的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以及一个超过10亿数量的互联网网页...开始检测
南北宗论是谁提出来的
南北宗论是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是指中国画史上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两大不同的风格体系。为明代董其昌在《画旨》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傒、赵伯驹、赵伯骕以至马(远)夏(圭)辈。南宗则王摩诘(王维)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
意义
董其昌所提出的“南北宗论”在中国绘画史上确实是前无古人的,然而客观对其进行评价,可以发现这种画论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意义上,董其昌以“南北禅宗”来比喻南北画,把抽象的感觉放在具体的物象之中,通过对南北派画家在用笔、用墨、用水、用色上的不同加以区别,由此发现了山水画的两种不同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
然而,消极的是,其后继者也崇南抑北,宗派之争给艺术家的心态和创作视野造成封闭和局限,对绘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正如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论画》中尖锐地批评说:“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盖由画论之谬也。”可见由“南北宗论”所导致的宗派之分对中国后世绘画的负面影响。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